当前位置:快读报网 >> 生活新闻 >> 文章正文

剧院咖啡|上海大剧院的绿野仙踪 从一杯咖啡爱上舞台

发布于:2021-02-05 被浏览:6587次

发现绿色可以让人放松,心态平和。在欧美影院,还有一个剧场人才熟悉的“码字”——《绿屋》。对上海大剧院来说最重要的是绿屋,它被简单地使用,并把新开的咖啡馆命名为绿屋咖啡馆。

从上海大剧院G1入口处进入绿室咖啡厅,这里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。你好像瞬间陷入了绿野仙踪。

去年10月,绿室咖啡馆首次试运营,配合金星舞蹈团《海上探戈》的演出。今年1月,绿室咖啡馆在美团、饿了么、大众点评上线,开始外卖服务和正常试运营。

从店名到室内设计,再到量身定制的主题饮品和甜品,这家咖啡馆处处隐藏着剧场的符号,展现着剧场的文化。因此,即使周围有很多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,绿屋咖啡馆也有独特的优势,因为它有上海大剧院的文化氛围作为后盾。

绿色房间咖啡馆

设计里处处是剧院的符号

绿室咖啡馆由上海大剧院和韶山咖啡联合打造。在此之前,大剧院里有一家咖啡馆,但它是自营的,由员工经营。韶山咖啡加盟后,新咖啡馆在设备采购、咖啡豆等原材料准备、高级咖啡师常驻等方面更加专业化。

去年4月,随着剧场复工,咖啡厅开始装修重装工程:一是天花板被敲掉,管道暴露,高度被抬高;主色采用近两年——薄荷绿潮流,呼应咖啡馆名字;咖啡厅里随意摆放着三味葵、金心巴西铁、甜品兰花、滴滴莲花等高大的绿色植物,地面铺着绿色的圆形印花地毯。原本空荡荡的空间瞬间灵动,保证了客人的隐私。

在一些细微的设计细节中,随处可见大剧院的符号和阴影。

绿色植物,圆桌,椅子

咖啡厅有8张圆桌,桌上的图案都是艺术家手绘的,有知名歌剧、芭蕾、音乐剧、音乐人的,如《图兰朵》《阿依达》3010《天鹅湖》、莫扎特、帕瓦罗蒂3354等,符合大剧院的综合表演定位。与圆桌配套的椅子也有两个手绘图案,设计元素分别取自大剧院的舞台幕布和红色座椅。

菜单

咖啡馆的墙也很独特。一面墙上挂着化妆镜,镜子周围镶嵌着白色的泡泡灯——。这是大剧院更衣室里最经典的装饰。另一面墙上挂着黑色的菜单,各种饮料的英文字母和价格也是用泡泡灯“写”出来的。

标志

作为最重要的形象代表,咖啡馆的LOGO也有剧场元素——拉开舞台帷幕。绿屋咖啡馆里出现了点缀着泡泡灯的英文字母。LOGO散落在咖啡师围裙、咖啡杯、包装袋和餐巾纸上,《剧院魅影》里的天鹅印在包装袋和餐巾纸上。

://inews.gtimg.com/newsapp_bt/0/13135158533/1000">

吧台

谱架

咖啡馆里飘荡着精挑细选的歌剧咏叹调;咖啡馆的玻璃外墙上镌刻着“黑夜终将结束,太阳终将升起”“生存还是毁灭,这是个问题”等经典舞台作品的名句;咖啡馆的外侧立着多个吧台、座位,同款设计但高低不同,供客人休息;舞台上的谱架也站到了咖啡馆的门口,陈列着菜单,由“莫扎特”守候……剧院文化无处不在。

为演出量身定制主题产品

咖啡豆作为咖啡馆最核心的原物料,直接决定了咖啡的品质。在上海崇明,少山咖啡开设了一家咖啡豆烘焙工厂,一批在中国最早期接触精品咖啡的咖啡师、烘焙师们投入到烘焙工作中,保障了咖啡豆在The Green Room Café的新鲜供应。

在这里,除了常规的意式浓缩、美式、拿铁、摩卡、平白、卡布奇诺、焦糖玛奇朵,你还能和那些为大剧院的演出量身定制的主题饮品和甜点不期而遇,来一场充满惊喜的邂逅。

咖啡师

薛进平是少山咖啡联合创始人,也是The Green Room Café的店长。你总能在店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因为肖似日本作曲坂本龙一,大家私底下也喜欢喊他“坂本龙一”。

从圣诞节到新年音乐会,再到昆曲《浮生六记》,薛进平介绍,The Green Room Café推出过多款主题饮品和甜品。

左:“棉花糖抹茶拿铁”,右:“卡门摩卡”

圣诞节特饮首推的是“卡门摩卡”,红色杯子就像艳丽的吉普赛少女卡门,浓厚的咖啡味温暖甜美,略带水果风味,上面点缀着入口即化的奶油和红色巧克碎。

“棉花糖抹茶拿铁”以抹茶拿铁为底,上覆奶油和一个戴着帽子、围巾的雪人棉花糖,节日气氛呼之欲出。

“黑色阿依达”

“黑色阿依达”是手冲黑咖啡,选用了埃塞俄比亚的两款咖啡豆来做拼配,致敬埃塞俄比亚公主阿依达为爱生死相随的爱情。

“歌剧院”蛋糕

“玫瑰与骑士”千层蛋糕

新年音乐会演出期间,大剧院联合上海歌剧院打造了一场“歌剧之夜”,咖啡馆应时推出了“歌剧院”蛋糕,因为演出曲目里有理查·斯特劳斯的《玫瑰骑士》组曲,“玫瑰与骑士”千层蛋糕也紧跟着上市。

“浮生六记”甜·茶套餐

昆曲《浮生六记》演出期间,咖啡馆还上市了“浮生六记”甜·茶套餐,内含歌剧院蛋糕+桂花糕+红茶拿铁——两道甜点一冷一热,西式的歌剧院蛋糕松软清新,中式的桂花糕馥郁绵密;一杯红茶拿铁,茶香、奶香调和,入口回甘,拿铁上盛放着一朵梅花,巧克力粉凝成,赏心悦目。

这些限定上市的定制产品很快被一抢而空,不少观众会冲着这些产品提前来咖啡馆候场,在味蕾的美妙包裹里,不知不觉便融进了演出氛围,带着好心情上楼看戏。

薛进平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,咖啡馆的消费群和大剧院芭蕾、交响、歌剧演出的观众群高度匹配、高度重合,消费力也最强劲,一旦大剧院有这些类型的演出,便是店员们最忙碌的时候,“上海芭蕾舞团在圣诞节演《胡桃夹子》时,感觉整个剧场的观众都来了,全上海的老外都来了。”戏曲观众的情况还不一样,越剧的观众相对年长,担心咖啡影响睡眠,更喜欢茶饮,昆曲的观众相对年轻,更热衷喝咖啡。

未来,咖啡馆还会推出更多定制产品,由大剧院和少山咖啡共同商量,“不是随便起个名字就行,里面得有故事,要和剧院、和演出有关联。”上海大剧院副总经理王晨说,这里还可能推出沉浸式的咖啡馆戏剧,用餐的客人即为观众。

文化体验和文化底蕴是它的底气

The Green Room Café的日常营业时间为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,还会根据大剧院的演出日程延长营业时间,服务对象不只是演出时段的观众,也包括剧院以外的咖啡爱好者。

“其他咖啡馆可能强调的是咖啡,我们强调的是剧院属性,提供的是一种文化服务,要营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文化氛围。”王晨这样为大剧院的咖啡馆定位。

秉持着一致的价值观,少山咖啡创始人项页认为,四百多年来,咖啡馆历来是艺术人文聚集地、思想萌芽发源地,咖啡馆售卖的不仅是咖啡产品,更是一张人文聚集地的入场券。

“从产品设计到门店设计,从口味到服务,咖啡馆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,但内核不是谁都可以复制的——咖啡馆开在大剧院,大剧院就会为它赋能,艺术大咖们会来这里坐一坐,你有可能邂逅他们,和他们聊一聊,留下一些故事。这是剧院咖啡馆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。”

除了看得到经济财富,项页认为,剧院咖啡馆还有很多隐形的文化财富,就像巴塞罗那1879年开业的四只猫咖啡馆,它的第一份菜单就是年轻的毕加索设计的,“战乱期间老板没钱发工资,让店员拿东西去卖,一位女服务员拿了一张草稿纸,毕加索的手绘!”不只是毕加索,达利、米罗、高第、罗卡等文人雅士在此喝咖啡时都曾留下草稿及涂鸦,成了四只猫咖啡馆最重要的资产,世界各地的粉丝们来打卡时,冲的不是那杯咖啡,而是咖啡馆的文化氛围,追忆的是巴塞罗那的黄金年代。

如今,精品咖啡浪潮风靡上海,项页自信,The Green Room Café背靠少山咖啡,肯定走在第一线,而更让他有底气的,是有历史、有沉淀的上海大剧院能提供的文化底蕴。也因此,他并不担心经营上可能存在的压力,“如果要做一天数万元流水的生意,我们可以直接去商场,我们就和别人一样了,为什么要来大剧院呢?”

“上海不缺咖啡馆,也不缺网红打卡地,关键是如何长久、怎么可持续,而不是赚一点快钱,追求15秒生活的快节奏。”王晨说,有些咖啡馆可能过几年就消失无影了,大剧院的咖啡馆会一直存在下去,且要力争从配套走到标志,成为见证剧院历史、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载体,成为观众走进剧院的起点站或休息站,“没有演出时,大家也可以来咖啡馆感受剧院文化,从一杯咖啡开始恋上剧院、爱上舞台,这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。”

今年1月,中美学术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《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》,上海位居全球第八,而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,上海坐拥的茶馆、咖啡馆总数排名全球第一。咖啡馆不仅在大街上、商场中,也在书店内、潮店里,如今更是成为上海各家剧院的标配,成了观众进场看戏前最喜欢落脚的地方。

“上海1843年开埠,1853年有了咖啡,1879年诞生了‘远东第一乐队’……作为东西文化的交汇点,咖啡文化在上海盛行是必然的。”项页笑说,一百多年前,上海人为了喝一杯咖啡不惜把家里的糖卖了,喝咖啡一直以来都是上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,而非近些年才出现的潮流,而相较茶文化更盛行的北京、广州、成都,上海也是中国最能撑得起咖啡文化的城市,足以和巴黎、伦敦、米兰、维也纳、纽约等文化大都市比肩。

“上海的咖啡市场还是蓝海,蛋糕分不完,咖啡馆无限开。但是,你有什么特产得搞清楚,如何长久?怎么可持续发展?除了经济实力,更重要的是文化软实力,因为我们的短板越来越高,我们的文化素养越来越高,我们接受的审美熏陶越来越高。”项页说。

标签: 咖啡馆 剧院 咖啡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
本类推荐
TOP 10